去過英國唸書的人應該通通都知道"旺記",大家都知道她們態度差的有名,卻又是愛透他們的便宜和迅速;老實說,菜要不是不那麼油,真的很美味。留學生愛去,大家愛一起叫菜吃,吃一些自己在廚房裡變不出來炒青菜(一定要有大火才好吃啦,但宿舍裡的電子爐連燒開水都可以讓人等到睡著),燒臘或是過節才吃的到大菜;通常不要有些小問題(忘記上菜還是擺臉色),大家都是吃的賓主盡歡。只不過外國人就實在太糟糕了,不會做菜就算了,連點菜都不行。好好一個燒臘飯,在便宜大碗的原則下,弄得只有肉和飯,看起來只比豬的食物好一點,因為還分的出飯和肉;我家巷口的燒臘還讓你挑3道菜,一個便當50,那堆肉和飯值2.5磅,大約可以吃三個便當。有一次同一併桌的外國人看我們幾人吃的歡歡喜喜,自己則吃那一堆的宮寶雞丁飯,終於忍不住問我們怎麼點菜;只不過他們能力有限,我們再怎摩解釋 ,他下次還是會吃到那一堆雞丁的。
旺記的外面有一間小店,總是擠滿人,總是油膩膩的,可是他的小點心真的好吃。從加哩角到綠豆糕,每一樣都好吃。我想他應該是香港人開的吧!有些小點心我是在台灣沒嚐過,像那些甜甜軟軟的糕,我想到都還是超想吃的。那些油炸的麵包和含內餡的餃子,真的也是有很好的滋味,吃下去的感覺,就是腦袋裡會浮現在眷村的情形。媽媽學校邊都是眷村,只要下午4點左右,就是下午茶開賣的時間了,油油亮亮水煎餃,炸的酥酥的咖哩麵包,還有蔥油餅,於是路邊的攤子忽然就移到了倫敦不中不西的china town,有一種又遠又近的感覺,好像我還是坐在車子的後座,看眷村的人大聲吆喝,大聲的拉生意。小時候倒很少吃攤子上的東西,媽媽擔心車子的風沙都跑到食物上去了,在倫敦,沒有風沙,只有帶著鄉音的國語,在油膩的小店裡,飄飄蕩蕩。
China Town裡啥都有,菜頭沙茶醬都不是新鮮貨,我獨鍾的是一把空心菜。我本來就好愛吃空心菜,細細的葉子加上脆脆的梗,蒜頭的味道更是趁出了他的台灣味。英國的tesco是絕對沒有空心菜的,連china town都不常見(連活的螃蟹都賣的地方,竟然可以沒有空心菜?!),好不容易找到了,一定是買上一把,要不是鍋子不夠大,一定通通炒完一次吃掉。當然代價是很高的,小小一把就要價2磅,2磅我在怡東路都可以叫2.5份炒空心菜了。回家點菜,心裡竟然只有這道在台灣成本不到20塊的小菜,這件事的的確確嚇壞了我阿媽,2.5磅的空心菜,真是把他嚇到了,特別交代媽媽,回來3星期,真的讓我結結實實吃了3星期的空心菜。(讓阿媽嚇壞的事情,除了空心菜外,還有一次表妹在美國晚上打電話回家,跟我阿媽說他這邊都天黑了,再烈日下接電話的阿媽,以為要做颱風了。)